《爱国者》的启示:抗战剧如何走出创作窠臼



  由龚朝晖执导,汪海林、吴天等担任编剧,张鲁一、佟丽娅领衔主演的抗战题材电视剧《爱国者》6月起在江苏卫视播出,7月5日晚,该剧以电视剧收视率第一名的成绩圆满收官。在抗战剧、谍战剧频现却难觅精品的电视剧市场,《爱国者》何以重燃观众的观看热情?该剧在创作手法上的创新能给同类题材创作带来哪些启示?

  

  史实与虚构结合的大胆尝试

  

  以往抗战剧、谍战剧中的主要角色或是源于真实历史人物或是完全虚构,《爱国者》跳出了以上两种人物塑造模式,将史实与虚构进行结合,这也是该剧播出后引发众多网友对剧中人物原型猜想的原因。

  

  在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爱国者》专家研讨会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知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表示,“在史实与虚构关系上的大胆尝试,成为本剧一大突破。”他认为,剧中的宋烟桥是依托重要历史节点、重要人物和真实事迹塑造出的虚构人物,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同时做到了升华和创新,整部剧以一个虚拟的英雄名号贯穿始终,巧妙地展现了整个东北抗联的英雄主义精神。

  

  抗战题材电视剧一度在国内荧屏上十分活跃,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此类电视剧的创作也变得套路化、戏谑化,其严肃性不断被“抗日神剧”消解。如何将历史的真实、人物的真实与类型剧的假定性结合到一起,成为抗战题材作品突破的关键。《爱国者》制片人董俊强调:“尊重历史是最重要的,我最初的想法是,让观众看到当时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真实感受。”

  

  李准认为,《爱国者》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充分拓展了艺术想象的空间,是一部虚实结合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这一创作手法为今后抗战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启示。

  

  人物性格塑造丰满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爱国者》和所有的抗战剧一样,有着正邪分明的敌我两个阵营,所不同的是,该剧在人物塑造方面更真实,跳出了脸谱化英雄或恶人形象的套路,将他们置于真实生活中,关注其内心变化。

  

  作为网络平台播出方的代表,爱奇艺版权管理中心总经理杨蓓通过网络点击数据说明了《爱国者》的热度和观众缘。她认为,网络热度的形成与剧中真实饱满的人物群像塑造密不可分:“剧中呈现的并非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通过剧情和事件的不断推进,细腻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根据用户画像分析,相比同类型作品,《爱国者》更受文化程度较高的男性受众群体青睐,用户覆盖范围集中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高端用户。“《爱国者》为抗战剧的创作模式提供了一种新可能,令抗战剧重新回到了网播剧的主战场。”杨蓓说。

  

  江苏卫视影视剧采购中心副主任黄臻也认为,该剧在卫视播出的亮眼数据要归功于剧集整体质量过硬以及剧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中国电影电视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表示,该剧不仅继承了中国文学的传统,采用主线与单人章节结合的章回化方式塑造人物形象,还真实地表现了人性——无论是剧中主要角色舒婕从软弱到坚定、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还是敌人岸谷雄一对信仰的坚定,都表现得有血有肉,形象生动。

  

  追求历史质感和艺术质感

  

  《爱国者》主创人员在研讨会上表示,本剧的拍摄力求精致,在服化道、场景搭建、动作设计等方面均保证一定的质感。不过,尽管从内容及演员选择上可以看出该剧力图走出以往抗战剧的固有模式,但仍有观众对一些情节的逻辑产生了质疑,有网友甚至认为,女主角舒婕频繁更换的时装造型,让人搞不清这到底是抗战剧还是时装剧。

  

  对此,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提出,追求画面的精致、保证视听语言的美感,是今后电视剧创作的一个必然方向,但需要创作者思考的是,如何在追求艺术质感的同时,保证情节和细节的真实。

  

  作为该剧编剧之一,汪海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剧集存在的瑕疵,“剧作精心营造的历史氛围,某种程度上被瓷砖地面和席梦思床破坏了。”在他看来,抗战剧创作在审美上应从历史真实出发,而非从娱乐化要求出发。“抗战题材作品的创作虽然不要求百分之百还原历史原貌,但是在历史质感上的失败会为整个作品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国内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抗战剧如何在剧本创作、拍摄水准上更进一步,走出以往创作窠臼,是创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标签为: